大发dafa888_dafabet888娱乐场-投注|官网

图片
移风易俗 文明新风丨“移”出好风气 “易”出新风尚——桃城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综述
发布时间:2024-09-05 16:49:27



       “我们村现在讲文明树新风,遇上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,既省钱又省心,多亏了村里的‘红白理事会’。”谈及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,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村民赞不绝口。


       北苏闸村的变化,只是桃城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。为了破除陈规陋习、培育文明新风,近年来,桃城区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、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,文明之风拂遍城乡,一幅“百姓富、生态美、人心足”的锦绣画卷正在桃城大地上徐徐展开。


  创新治理 移风易俗蔚然成风

  

      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种家庄村村“两委”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,挨家挨户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,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,制定了现行的村规民约。


       “自己定的村规民约,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。”如今,种家庄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把村规民约放在心上,以此约束自身行为,陈旧观念得到破除,文明意识得到提升,时刻谨记为建设美丽幸福的种家庄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       紧密结合村情民情、村风民俗的村规民约正逐渐成为桃城区培育文明新风、推动乡村治理的全新载体。各乡镇通过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等多种议事机构,将乡风民俗好、民主管理好、邻里团结好等多项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并编排了快板、小品等文艺作品,将文明新风沁入群众心中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331场次。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,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婚丧嫁娶规格和流程。目前,红白理事会已实现全覆盖,共承办各类红白事1412场。同时,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村务村情公开栏等处公开红白理事会账目。桃城区以邓庄镇北苏闸村为试点,推出“36本账”新举措,即由村委会每年把相关账目复印36份交给村民传阅,村民什么时候发现问题都可以质询,让广大村民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、执行者和监督者。


  强化宣传 乡风文明向上向善


       “文明创城,惠民工程;环境卫生,垃圾随清;分类投放,资源再生;文明养宠,遛狗拴绳……”在桃城区赵家圈镇前王家村,流传着一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。这首以文明创城为主要内容的顺口溜由前王家村“草根”宣讲员王满江创作而成,不仅描绘了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,更是深刻地展现了村民风貌的崭新一面。


  桃城区在打好宣传组合拳、破除陈规陋习的同时,走出了一条群众喜闻乐见的“新路”。他们积极发动广场舞队、健步队、文艺表演队等,创作并表演了《婆婆也是妈》《移风易俗三句半》等30余个作品;组织繁花艺术团到赵家圈镇、赵家圈镇前铺村等广泛开展文化活动,引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的自觉实践者和积极传播者,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千余场,服务群众10万余人。同时,结合省“双争”、市“‘双争’有我·咱村的那些事儿”村规民约故事讲述等一系列活动,在农村集市开展破除陈规陋习、树立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活动3轮次,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万余份,不断宣传新时代文明新风。


  身边榜样引领文明风尚。桃城区依托身边好人、十星级文明户、“四有五好六无”典型选树、“美丽庭院”等各类特色选树活动,积极挖掘培育村民身边的典型,选树并利用微信工作群、村广播、公益广告等载体宣传典型300余例,营造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。


  特色活动 文明新风活力迸发


       “孝为百行之首”“见老者敬之,见幼者爱之”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……初秋的夜晚,在过往市民的品读声中,桃城区路北街道家风家训主题文化街区正成为“网红打卡点”,传递着文明之风。


  桃城区依托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实践示范基地,全面开展“移风易俗庆寿辰,尊老爱老树新风”“文明家风从我做起”等活动,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家每户落地生根。目前,共开展活动1318场次,参与群众20万人。

  

       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、深入,社区居民的养老理念和风气也发生了很大转变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及居民议事厅等,桃城区通过发布报名卡征集全域80岁以上老人喜爱的节目和餐饮习惯等,共收集近千名老人的信息及意愿2000余条。同时,他们联合初心社工、宏业物业、沁园悦之声合唱团等23家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建立“敬老联合会”,建立了“生日基金”,在每月初九举办“桃城寿星会”,集中为80岁以上在本月生日的老人过生日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6次活动,服务“寿星”200余人。


  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如今,桃城群众从观念到习惯、从文明素养到精神面貌,都在发生着变化,文明新风正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生活的一言一行、一点一滴,浸润着桃城大地。


来源:衡水日报

编辑:马晨曦

编审:贾冽